一號站正規的嗎_高中化學在生活中的有趣聯繫
高中化學是理科三大科目之一,在大學的很多專業都有廣泛應用。小編下面給大家說說高中化學在生活中的有趣聯繫,供參考。
高中化學在詩句中的有趣聯繫: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的“蠟炬成灰淚始干”描述的是蠟燭(有機物)由固態融化成液態,然後液態的有機物揮發變成氣體進而燃燒;明朝於謙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講述的是石灰石緞燒變成生石灰,以及生石灰變成熟石灰的化學變化;諺語“雷雨發莊稼”講述的是氮氣一系列氧化最後轉化成硝酸根被植物吸收的過程;“水滴石穿”講的就是大理石和雨水以及二氧化碳發生緩慢的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碳酸氫鈣的過程;“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講的就是鐵和硫酸銅發生反應置換出銅單質的化學反應。
高中化學在成語中的有趣聯繫:
“石破天驚”講的是硝石(硝酸鉀)、硫磺及木炭(火藥的基本成份為)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熱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的過程;“白煉成鋼”講的是生鐵反覆在空氣中不斷錘打,轉化為堅硬的鋼,其實是對生鐵的不斷除雜致純的過程;“廿一日+酉=醋”涉及的是糧食經過發酵生成乙酸的反應過程和反應時間。
高中化學在歷史中的有趣聯繫:
三國時期“毒泉、安樂泉”的故事也涉及到化學中蛋白質與重金屬金屬離子發生的變性的相關知識。諸葛亮五擒孟獲時,禿龍洞洞主朵思大王曾利用四眼啞泉抵擋諸葛亮的進攻,使諸葛亮大軍誤喝毒泉之水,而後孟獲之哥孟節幫助諸葛亮,用安樂泉給士兵們解了毒,萬安溪安樂泉水裡含有較多的一種物質,它能與硫酸銅發生化學反應,致使原來會被人體吸收的可溶性銅鹽變成不溶性的氫氧化銅沉澱,而不再被人體吸收,從而達到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