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代理官網_高考後考生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專家巧解考後10個心結
2020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等待成績這段時間,考生應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藺秀雲、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國宏、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學生髮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楓、上海建平中學正高級心理教師張曉冬等專家針對考生及家長關心的十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題一
預估成績不好,考生焦慮怎麼辦?
解答:當考生預估考試發揮不理想但尚未發榜時,這段等待是最煎熬的。對此,家長應該充分理解,而不是因為成績可能不理想就批評孩子–“都怪你平時不努力!”“現在難過晚了!”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當年高考以及人生重要關頭或艱難時期的經歷,讓孩子了解到來日方長,無論高低起伏都是一種狀態,應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可能的挫折。
問題二
等待發榜時茶飯不思咋整?
解答:這是對高考成績的預期和當前成績尚不確定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的,伴有消極的認知預期是十分正常的。但如果焦慮的情緒引起一些過度反應,比如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事、出現失眠或茶飯不思、反覆查詢公布成績的網站等,就需要主動做一些情緒調適,告訴自己“我的焦慮對高考成績並不會有什麼影響”,同時通過深呼吸等生理調節、多參加興趣愛好活動、多和同伴師長聊天交流等方式來舒緩過度緊張焦慮的情緒。
問題三
考後不說話、處於封閉狀態,怎麼辦?
解答:假如過去親子間溝通是順暢的,考生突然陷入封閉,很可能是因為其對考試的自我判斷是負面的,不敢面對。此時,可以先給孩子一段自我消化的時間。同時,要加強感知、觀察、分析,然後加以回應。家長不要逼孩子,這樣容易形成“硬碰硬”的狀態。可以通過陪伴來讓考生放鬆下來,陪他們一起旅遊、運動,甚至一起做家務等。
問題四
萬一真的“考砸了”怎麼辦?
解答:高考成績沒有達到預期,一定會讓我們感到巨大的失落和不愉快。遇到這樣的情況,考生們首先需要合理宣洩一下自己的情緒。與此同時,不妨慢慢嘗試接受既定的事實,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給自己一些积極的心理暗示,堅信暫時的挫折和失利對我們而言都是寶貴的財富,只要我們堅定夢想,無論去到怎樣的高校、無論是升學還是復讀,都可以通過努力在未來重新獲得成功。
問題五
如何為志願填報做準備?
解答:首先以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興趣為先。可以一起來分析考生在專業、職業領域的優劣勢,有商有量。完整收集各類專業填報相關資料也很重要。尤需注意,這個環節家長最好不要代勞,讓考生自己來完成。填報志願事關他的人生未來,考生應更有責任意識和擔當。
問題六
填志願時和父母發生矛盾怎麼辦?
解答:把填報志願當做全家的一項重大決策,通過家庭會議等形式,圍繞各自對志願填報的想法、各種填報策略的利弊等進行交流。考生們可以用更多“換位思考”,了解父母對自己未來發展的期待和期望;家長們也要更多運用同理心,去感知孩子內心的嚮往和需求。大家可以一起利用網絡了解高校及專業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參考教育考試院提供的志願填報提示、一起收看高考志願填報大直播等,廣泛收集信息、深入交換意見。
問題七
你說過這樣的話嗎?
解答:“爸爸媽媽都是名校畢業的,所以你也不能差。”“同樣學習,怎麼人家隔壁小王那麼優秀?”“那個孩子只考進某某大學,太可悲了!”“當初就不該生你!”作為家長,這樣的話你說過嗎?不善於溝通的家長應學習一些溝通表達技巧及傾聽技巧,要學會講解心語,溫和理性地進行溝通;善於溝通的家長會設身處地,看見孩子的不容易。
問題八
這段特殊時期,如何給考生更好關愛?
解答:不要從考前“什麼都管”的極端,走向考後“什麼都不管”的另一個極端。保持一定強度的溝通非常重要。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關愛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探討關於社會、行業等的一些發展趨向。比如,共讀一本書,讀完一起交流,這也是一種引導。讓考生不再停留於當下,開始自我學習、展望未來。
問題九
讓考生放肆玩鬧、通宵遊戲,合適嗎?
解答:適度調整放鬆,吃喝、玩鬧一下沒有問題。但過度放鬆,不僅可能引起生理不適,也可能因“考試緊繃、考後放縱”這樣巨大的落差,令考生陷入迷茫的心智狀態,反而不利於馬上要進行的填報志願和高校入學。可以讓考生自己訂立生活、學習計劃,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問題十
緩解焦慮、調節情緒有什麼方法?
解答:除了呼吸放鬆法、正念練習法、想象放鬆法外,也有直接表達法。如果有緊張情緒,可以通過各種表達方式把它外化出來,比如寫下來、畫出來;也可以找你信任的人,如好朋友、父母、老師進行傾訴。說出來后,不一定要得到具體的建議。很多時候,說出來這一刻,焦慮情緒就得到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