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代理開戶_《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介紹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文件有關情況如下:

  一、《意見》出台的主要背景

  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事業,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具有重要功能;對於發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身體素養和審美與人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對於提升國民綜合素質、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體育、美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近年來,在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共同努力下,學校體育、美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總體上看,面對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學校體育、美育仍然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與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還不相適應,與滿足廣大學生對優質豐富體育、美育資源的期盼還不相適應,必須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學校體育、美育的質量和水平。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自2018年11月,教育部組建工作專班,啟動了《意見》的研究起草工作。期間,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學校體育、美育的有關要求,全面梳理政策文件,全面總結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經驗,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梳理地方實踐探索,認真吸取專家學者、地方及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經反覆修改完善,形成了《意見》,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二、《意見》起草的總體思路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從更高站位出發,對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進行再認識、再深化、再設計、再推進。明確了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為什麼做、做什麼、怎麼做,進一步凸顯了體育、美育的價值功能,進一步完善了體育、美育的系統設計,進一步拓展了體育、美育的實施路徑。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針對現階段學校體育、美育改革發展存在的師資不夠、場地不足、評價不硬等突出問題,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找准突破口和落腳點,力爭在課程教學、教師隊伍、條件改善、評價機制等方面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改革舉措,突出文件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注重統籌整合。圍繞教育工作總體布局,將學校體育和美育統籌規劃、統籌推進,堅持分類指導、特色發展,增強系統思維,既保證文件與現有相關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又力求在現有基礎上政策有突破、舉措有創新。

  三、《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意見》的總體要求十分明確,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學校美育要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聚焦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意見》按照兩個時間節點明確發展目標。一是到2022年,即通過兩年的努力,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育人成效顯著增強。二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學校體育、美育體系。

  四、《意見》提出的主要改革舉措

  《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主要從教學改革、辦學條件、評價機制、組織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相關改革舉措:

  一是改進教育教學。教學改革是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關鍵,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展)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在課程體系建設上,提出體育、美育課程體系要注重完善大中小幼相互銜接,按照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明確各級各類學校體育、美育的課程目標。在教材體系建設上,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紮根中國、融通中外,充分體現思想性、民族性、教育性、創新性、實踐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成長規律,圍繞課程目標,精選教學素材,豐富教學資源。在教學改革上,體育教學首次提出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美育教學提出了“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着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在課程開設上,在“開齊開足”的基礎上,提出要“上好”體育、美育課程,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學校體育、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高等教育階段學校要將體育、公共藝術課程和藝術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美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在實踐活動上,強調面向人人,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學校美育實踐活動。

  二是改善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和場地器材是學校體育、美育的重要辦學條件。《意見》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提升場地器材建設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加強師資建設方面。針對學校體育、美育教師配備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各地要加大中小學體育、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每年要劃出一定比例用於招聘體育、美育教師,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中小學提供體育、美育教育教學服務。針對薄弱學校體育、美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現狀,提出實施體育、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開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針對體育、美育教師激勵機制不夠的情況,提出優化體育、美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體育、美育教師的職業發展通道,將體育教師課餘指導學生勤練和常賽,以及承擔學校安排的課後訓練、課外活動、課後服務、指導參賽和走教任務計入工作量,將美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藝術社團指導、課外活動、課後服務等第二課堂指導和走教任務計入工作量。

  在改善場地器材配備方面。針對學校體育、美育場地設施條件存在的問題,提出研製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學校美育工作基本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中小學校建設體育、美育場館,與薄弱學校共用共享,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與地方共建共享藝術場館。針對統籌學校和社會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公共體育文化藝術設施新建項目優先建在學校或周邊,鼓勵學校與社會公共體育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合作開設體育、美育課程,將開展體育、美育實踐活動作為解決中小學“三點半”問題的有效途徑和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重要載體。

  三是推進評價改革。評價是學校體育、美育改革發展的重點和難點。針對學校體育、美育評價不硬的問題,提出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藝術素質測評情況和支持學校開展體育、美育工作等納入教育督導評估範圍,對政策落實不到位、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和藝術素質測評合格率持續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負責人,依法依規予以問責。把體育、美育工作與效果作為高校辦學評價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和“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在學生評價方面,強化體育、美育在學生評價中的佔比,加強過程性評價,提出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四是加強組織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強組織保障是確保將《意見》落到實處的根本。在組織領導方面,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把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本地區學校體、美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謀划;各地要研究落實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具體措施,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學校體育、美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各地要建立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健全統籌協調機制;要把學校體育、美育納入領導幹部培訓計劃。在制度保障方面,完善學校體育、美育法律制度,研究修訂《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研製規範學校美育工作的法規;鼓勵地方出台學校體育、美育法規制度。在經費保障方面,要求各級政府調整優化教育支出結構,地方政府要統籌安排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本級財力,保證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經費投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發展學校體育、美育。在營造社會氛圍方面,強調總結經驗做法,形成可推廣的政策制度,加強宣傳,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促進學校體育美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來源:教育部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