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官方在線客服_紮根中國大地開展特色評估 緊扣時代脈搏促進改革創新

  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學科是高等學校辦學的基本功能單元,學科水平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學、科研和師資等方面的實力,直接體現了高等學校的辦學質量。學科評估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是調整學科方向、衡量學科水平、診斷學科問題、發掘學科潛質的重要手段。準確把握學科建設內涵,积極發揮學科評估正確導向作用,對促進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內涵發展、提升實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代需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評價體系。當前,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批影響力顯著的第三方學科評價品牌,比如QS、ESI、泰晤士等,其評價結果被社會、高校廣泛轉載,對於我國高校學科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這些評價模式並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以ESI為例,一方面其評價結果主要依賴論文數據信息,不能夠全面反映學科整體實力和學科特色;另一方面ESI是按照22個學科領域進行歸類的,與我國111個一級學科的分類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自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組織開展了四輪學科評估,對於促進高校學科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逐步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學科評價品牌,贏得了政府、社會、高校的大力支持與高度認可。日前,《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正式公布,將構建更具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具有國際影響的教育評價體系,助力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一是紮根中國大地,彰顯中國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工作方案》立足中國國情和學科發展實際,借鑒國外有益經驗,構建中國特色評價體系,創新評價方法,樹立中國標準,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更加凸顯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把人才培養質量一級指標放在首位,全面引導高校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科建設的核心工作。大力改革傳統的評價模式,立足我國學科特色發展需求,大膽創新,探索提出了基於定量數據和客觀事實的專家“融合評價”方法,比如在學術論文評價中,採用“計量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淡化論文引用率與期刊影響因子,突出質量導向,強調學術貢獻。

  二是體現時代特徵,注重綜合融通。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指出,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工作方案》积極響應新時代特徵,深入貫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在指標設計上,設置了涵蓋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等四個方面的綜合性指標體系,基本覆蓋了我國高校的辦學職能,是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全方位反映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體現。在觀測維度上,不僅關注結果狀態,也關注過程質量,還關注相關的增值效果,以“人才培養質量”一級指標為例,其下設的“在校生代表性成果”等三級指標重在反映結果狀態,“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等三級指標重在體現過程質量,“學生就業與職業發展質量”等三級指標重在考察增值效果。在評價方式上,不局限於數量評價,而是採取多維方法,注重多元評價,通過堅持主觀客觀評價相結合,使用代表性成果專家評價與高水平成果定量評價等方式,運用更貼近教育發展規律的評價方式反映學科的真實水平。

  三是堅持分類評價,強化精準匹配。

  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堅持分類和分領域評價。《工作方案》根據不同門類、不同學科的特點,以我國學科目錄中的一級學科為基本單位,針對99個一級學科設計形成了99套指標體系,突出特色,強化不同學科的分類評價。充分發揮“全國學科大數據服務平台”作用,在國內外公共數據資源的基礎上,補充填報部分客觀數據,減少高校填報負擔,強化材料的合理歸屬,提升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通過優化“相近學科同時參評”規則、加大智能化信息核查和清洗力度、開展信息網上公示、建立違規懲戒機制等一系列舉措,避免評估材料的不合理整合,減少主體博弈,為真實反映學科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天津大學將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扎紮實實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各項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推動學校學科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會主義大學建設道路上加速前進,努力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天大”貢獻。

來源:(教育部)紮根中國大地開展特色評估 緊扣時代脈搏促進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