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平台app下載_积極探索構建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
學科是高校辦學的基礎,學科建設在高校辦學中居於龍頭地位。高校本專科教育、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都是在學科基礎上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促進高校學科建設、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治理機制,是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位中心)組織開展的、以學科為評估單元、對開辦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辦學水平的關鍵體檢。自2002年首次開展以來,已經完成了四輪,在高教界產生了重要反響,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視,對高校學科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它着眼於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總體進程相適應,提出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兩階段目標:第一階段,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水平明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社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第二階段,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為貫徹落實《總體方案》精神,日前,學位中心公布了經教育部黨組審議通過的《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並將於近期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這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採取的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必將對加強高校學科建設,增強辦學實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形成新的發展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學科評估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推進器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不論是高等教育總規模還是毛入學率,都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地發展,各項數據指標全面飆升。據統計,2000年以來的20年中,僅研究生招生人數和在學研究生人數就分別增加了613%、851%。高等教育總規模和研究生教育體系的全面擴張,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能力的全面提高,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要,使我國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人才斷層問題得到解決,全面提高了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
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資源條件保障之間的矛盾愈益突出,水平與質量的訴求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重視。順勢而為,適時啟動學科評估,為研究生教育規模增長築造了一堵質量保障的防火牆。應當承認,我國高校學科發展和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設和發展有密切關係,隨着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很多高校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學科建設問題,建立了學科概念,包括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甚至三級學科的概念。但當時人才匱乏、條件有限,學科建設主要表現在按學科層次申報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研究生培養上,具體的學科建設策略與方法難得一見。90年代實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為學科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持,促進了高校相關學科辦學條件的改善和人員結構的調整,使部分高校的一些優勢學科辦學水平得到了提高。新世紀以來,高校學科建設有了重大進展,主要表現在為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發展需要,高校增設了大量的新學科新專業,學科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有的學校甚至因此改變了類型歸屬。應運而生的學科評估為擴張時期的高校拴上了一道注重質量的保險絲,恰逢其時地滿足了引導高校注重內涵建設的需要。
《總體方案》提出,“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為學科評估清晰地指明了方向。《工作方案》在堅持前四輪評估“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基本原則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在保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基本定位和評估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基礎上,全方位體現立德樹人成效,全過程考察立德樹人成效。比如,在“人才培養質量”一級指標中,分別從“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養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生質量”四個維度,強化方向性、系統性、過程性、成長性、多元性等“五性”評價。《工作方案》將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置於學科評估的首位,貫徹在評估指標體系各方面,將有助於引導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樹立注重質量的學科文化,從根本上轉變辦學方式,實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二、學科評估是實現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我國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的宏觀和微觀辦學環境都發生巨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持續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在宏觀上积極探索建立“管辦評”分離的高等教育治理體制,在微觀上大力建構高校自主辦學治理機制,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取得了重要進展。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學科評估誕生於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改革,經過前四輪實踐和完善,已經成為實現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長期以來,政府部門對高校辦學管得太多、管得太死,管了很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不僅如此,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還出現了“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循環死結。創新治理機制,完善高等教育管理體系,建立現代化高等教育治理體系,成為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目標導引。20世紀後期,雖然評估改革的要求已經提出來了,但主要還是在本專科教育方面進行試點探索,研究生教育仍然沿襲了學位點申報審批、重點學科申報審批的行政管理機制。學科評估的引入,開拓了高等教育治理的視野,使教育行政部門在行政、財政等機制之外,有了一種新的高等教育治理手段。它不同於行政管理、財政資助等方式,藉助相對獨立的組織部門和組織方式,以包含高等教育發展理念和要求的評估標準和方案,對高校學科建設與發展間接地給予指導,發揮影響於無形,為高校自主地進行學科建設決策提供有益的幫助。
《工作方案》在深化高等教育治理改革上又有新進展。近年來,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現象在我國社會盛行,已成頑瘴痼疾,在高教界多有表現。一些高校在辦學績效、教師業績、學生成績、幹部履職考核中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簡單粗暴地對待複雜的高等教育,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重外延,不重內涵。“五唯”現象扭曲了高校靈魂,消解了學術精神,誤導了高等教育價值追求,長此以往,將貽害無窮。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工作方案》針對“五唯”問題,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引導高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轉變辦學方式,完善評價標準,潛心抓好高等教育內涵發展。例如,在人才培養方面,增加了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教學質量、科研育人、學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質量等指標;在師資隊伍方面,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加強了對師德師風的考核;在科學研究方面,不唯論文和獎項,不設置發表論文數、出版專著數、申請專利數等指標,突出原創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葯研發”等指標,對科研成效進行多維度評價。不“以刊評文”,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突出標誌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着力扭轉“SCI至上”風氣。強化學科對國家、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更加強調發揮文化傳承創新與智庫作用,自然科學學科更加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與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強化分類特色評價,按一級學科分別設置指標體系,充分體現高校辦學定位與學科優勢。這一套“組合拳”的運用,將有利於高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校準高等教育辦學方向,深化治理現代化改革,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三、學科評估已經形成了鮮明的中國特色
研究生教育是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高等教育評估,包括研究生教育評估,已成為20世紀末期以來世界各國高教界最受關注的治理改革。儘管如此,學科建設與評估卻是非常中國化的概念。與我國不同,歐美國家高校的學科目錄不是由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的,往往是由學術組織或民間機構進行相關統計而形成的,所以,也就沒有全國統一的學科專業目錄。他們也沒有全國性的學科評議組和教指委,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差別很大。對於研究生教育的評估,歐美國家一般納入科學研究評估,或者直接開展研究生教育評估。我國開展以一級學科為單元的學科評估,其基礎主要有二:一是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是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申請並通過評議后開展的;二是我國研究生教育各學科的學科評議組和教指委對研究生教育培養方案擁有評議權利,有的還對相關學科核心課程開設提出指導意見。因此,我國高校各學科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水平具有較強的可比性,學科評估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開展的服務性評估,按一級學科組織,各研究生培養單位自願申請、免費參評。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據統計,在第四輪評估中,全國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有94%申請參評。這表明經過近20年的探索實踐,學科評估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學科評價體系,其影響已經深入全國幾乎所有研究生培養單位。
第五輪學科評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國高等教育實際,在全面總結前四輪評估經驗的基礎上,堅持繼承創新,按照“改革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要求,完善了評估指標體系設計,改進了評估方法和手段,使評估更能體現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學位中心將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和國內外第三方數據機構合作,建立學科大數據庫,提供給學校審核補充或與學校填報數據比對核驗,不報送任何紙質材料,不“進校”開展評估,以減輕學校負擔,減少對高校正常辦學干擾。就形式而言,學科評估是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就實質而言,它是一種價值引領。學科評估立足中國國情和高校學科發展實際,已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的評價體系,凸顯了高等教育評估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來源:教育部 积極探索構建中國特色學科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