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註冊測速網址_2020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全集分類解析150題,拿分必備!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一、官職沿革
(一)官職制度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讓給賢能的人稱為禪讓,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首領的選舉制度。(√)
2.我國古代常取爵名封賜大臣,分別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長官稱尚書。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拓展] 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門下省長官稱侍中,尚書省長官稱尚書令。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職稱侍郎。
4.(2016·全國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5.(2016·全國卷Ⅲ)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禮儀、祭祀、土地、戶籍等職事,部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拓展]“禮部”,在明代有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設四司,分別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等事務。
6.(2015·全國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
7.“舉孝廉”是古代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級別的官吏根據考察情況,將未有官職的士人推薦給中央政府。(√)
8.“徵辟”是古代一種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被徵辟者經過試用,確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職。(×)
[拓展]“徵辟”是自上而下的選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別有名望的人叫作徵召,三公以下召舉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稱為“徵辟”,為漢代選用官吏的一種制度。皇帝徵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詔的稱號,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稱掾吏。
9.官員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職,守喪三年,期滿後起復,稱為丁憂。(√)
[拓展]“丁憂”又稱“丁艱”,古代指父母之喪。古制父母死後,子女要在家守喪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以盡孝道。
10.(2017·全國卷Ⅰ)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11.“起複”“奪情”都是指古代官員守喪期滿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職。(×)
[拓展]“起複”是指起用了丁憂未滿之人,或是降職、革職之後重被任用;“奪情”是指官員喪服未滿而朝廷強令出仕。明清兩代,官員守孝期滿而起用叫“起複”;而丁憂期間,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務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職的,則稱“奪情”。
12.“終養”又稱“歸養”,是指因親人年老或病重而辭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稱“致仕”,也稱“休致”。官員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請,獲准后致仕,國家據其職位,給予一定的賞賜。(√)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於春秋時期,漢代承先秦,並進一步完備。漢代丞相以下皆須致仕,稱“歸老”“乞骸骨”。自魏晉以後,歷代相沿。
14.(2017·全國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會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有時也是官員因故辭職的一種借口。(√)
15.(2016·全國卷Ⅱ)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實際是官員受到權臣詆毀,不得不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拓展]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多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語。
16.(2016·全國卷Ⅲ)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
(二)皇室官職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7.統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稱為“皇帝”,又稱為“天子”。古人認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兒子,其政權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皇帝”始於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據三皇之名,上尊號為秦皇。嬴政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稱為“始皇帝”。此後,歷代封建君主均稱為“皇帝”,俗稱皇上。
18.自秦代開始,皇帝的正室稱皇后,皇帝的母親稱皇太后,皇帝的父親稱太上皇;祖母稱太皇太后,歷代相沿不變。(√)
19.(2016·全國卷Ⅱ)中宮是皇后所居之宮,後來又可以借指皇后,這與東宮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樣道理。(√)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繼承人稱為“皇太子”。一般為皇帝的嫡長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選定冊立。帝王之女皆稱公主,始於戰國。漢代以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姐妹稱“長公主”。公主封地稱邑,以後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漢代的這種稱謂。(√)
21.(2016·全國卷Ⅰ)建儲義為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採用嫡長子繼承製。(√)
22.(2015·全國卷Ⅰ)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
[拓展]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其他兒子不能稱太子。
23.(2015·全國卷Ⅱ)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實行長子繼承製,君位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24.駙馬歷代專指皇帝的女婿,非實官,清代稱為“額駙”。(×)
[拓展] 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西漢武帝時始置,主要職責是掌管皇帝副車之馬,原為皇帝的近侍官。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稱號,已非實官。
(三)中央官職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25.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名稱為“三公”。但朝代不同、時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稱不同,職掌也不同。(√)
[拓展] 三公,始於周朝,或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或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漢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稱。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已無實際職權,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譽。
26.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輔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並幫助丞相處理事務。(√)
27.(2016·全國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於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並不相同。(√)
28.太師,西周始置,原為高級武官,軍隊的最高統帥。春秋時晉楚沿用,戰國后廢,漢又設置,位在太傅之上。(√)
29.司徒,春秋時負責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貢賦。漢時,主管教化。(√)
30.樞密使,唐代宗時以宦官掌機密,其後掌權的宦官以樞密使的名義干預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時開始改為士人任職。(√)
31.中書令,歷代多為宦官擔任,負責宣詔命。司馬遷獲刑后,曾任此職。(×)
[拓展] 中書令,漢武帝始置,西漢後期改為中謁者令,魏晉為中書省的長官之一。南北朝時期,中書令多為有文學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資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書令權位尤重,明代廢除。
32.參政,唐初以參知政事為他官參与宰相事務的官職名,宋以資歷較淺之官與宰相同議朝政,稱為參知政事。(√)
[拓展] 參政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均為中央最高政務長官。宋代范仲淹、歐陽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職。
33.尚書,始置於戰國,歷代相沿,是執掌文書的官員,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掌管文書奏章,地位很重要。(√)
34.侍郎,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為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35.(2017·全國卷Ⅲ)近侍是指接近並隨侍帝王左右的人,他們不僅職位很高,對帝王的影響也很大。(×)
36.我國戰國時期中央就設有監察官,稱為御史,一直沿襲至清代。主要職責是對百官進行糾察彈劾。(√)
[拓展] 西漢時建立了獨立的監察機構——御史府,后改稱御史台。歷代御史台的長官稱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襲。
37.我國歷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曆,兼管國家圖書。雖然名稱各異,但職能大體相似。(√)
38.“補闕”原意為補救過失,在唐代屬於門下省。主要職責是對皇帝進行規諫,大事可以廷議,小事則上封奏,並舉薦人員。(×)
[拓展] 唐代門下省稱為“左省”,中書省為“右省”,故補闕在門下省為“左補闕”,在中書省為“右補闕”,與“拾遺”合稱“遺補”。
39.“有司”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圖”(《廉頗藺相如列傳》)、“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40.(2016·全國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職設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
(四)地方官職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41.秦統一后,郡縣制正式形成,成為後來各個朝代地方行政單位的基礎。郡的長官稱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設縣,縣內以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漢承秦制,把郡守改稱“太守”。和郡平行的還有“國”,也稱“諸侯王國”,設官全仿中央。(√)
42.唐代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稱州或郡,長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長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員出巡各州,監察地方行政,稱為黜陟使,有權罷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職權和漢代的州刺史相似。(√)
43.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員前往管理,稱為“知州”,與之平行的還有府、軍、監。州、府、軍、監以上的行政單位是路。路設經略安撫司掌軍權,以經略安撫使為長官。(√)
44.明清省下設道,長官是道員,稱分守道、分巡道,俗稱道台。道下設府,長官稱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設州,長官稱知州;州下設縣,長官稱知縣。(√)
45.知縣為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僅管理一縣行政,無權管理兵事。(×)
[拓展]“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稱佐官代理縣令為知縣事,宋初用京官知縣事管理一縣的行政,有戍兵駐縣,更並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46.司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軍政和軍賦。司馬常作為官員的貶降之職。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47.提轄,主管軍隊武裝、訓練、督捕盜賊、維護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設提轄兵馬一官。(√)
(五)官職任免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48.“征、辟、任、除、拜、授、遷”都是指任用官員,用法相同。(×)
[拓展]“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稱“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為官;“除”有“除舊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時是平級調任,有時是升職;“遷”指官職晉陞或調動。
49.“轉、徙、出、入”這幾個詞有時是平級調任,有時是升職。(×)
[拓展] 這幾個詞都指官員調動,其中“轉”“徙”泛指調動,“出”專指調離京師,“入”專指調入京師。
50.古代任官,還有攝官、兼官、加官、試守的制度。“攝”是代行職守;“兼”指兼職,以低職兼高職為“行”,以高職兼低職為“領”或“平”。(×)
[拓展] 漢代以低職兼高職為“行”,以高職兼低職為“領”;而到了唐宋,以低職兼高職為“守”,以高職兼低職為“行”。
二、姓名稱謂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51.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繫。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
[拓展] 有三種情況直稱姓名:自稱;用於介紹或作傳;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52.(2017·全國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53.(2015·全國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
54.號,與名和字沒有根本區別,一般用於自稱,以显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般敬稱。(×)
[拓展] 名和字由父親或尊長取定,號是由自己取定。號,又叫別號、表號。
55.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死後會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
56.(2015·全國卷Ⅱ)謚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後,據其生平事迹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煬帝。(√)
57.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叫“廟號”。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
[拓展]“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
58.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叫作“改元”。(√)
[拓展] 《漢書》記載,十月漢武帝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認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紀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那一年為“元狩元年”。
59.“郡望”表示某一地域範圍內的名門大族。如韓愈雖是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
60.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辭。如“家父”,又作“家嚴”“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拓展]“先父”“先母”是尊稱逝去父母的稱呼。
61.古人稱對方時,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常用“令”“尊”“賢”等敬辭。其中“令”用以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愛等;“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用於尊稱平輩或晚輩,如“賢郎”(對方的兒子)、“賢弟”等。(√)
62.(2016·全國卷Ⅱ)陛下指宮殿中立有護衛的台階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於是借用為對帝王的尊稱。(√)
63.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錶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歲的男子。(×)
[拓展]“豆蔻”指十三四歲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束髮”指男子十五歲;“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弱冠”指男子二十歲;“而立”指人三十歲;“不惑”指人四十歲;“知命”指人五十歲;“花甲”指人六十歲;“古稀”指人七十歲;“耄耋”指人八九十歲;“期頤”指人一百歲。
三、禮儀習俗
(一)宗法禮儀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64.在古代宗法社會中,嫡長子指舊時嫡妻所生的長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稱“宗子”,有繼承父親地位和財產的權利。(√)
65.冬至之日,最高統治者都會祭天,因為他們認為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一直延續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土神、穀神、社稷等。(√)
66.“封禪”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歷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給予特別的重視。(×)
[拓展]“封禪”專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記·封禪書》:“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67.古代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68.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儀式稱“朝儀”,是體現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備的重要標誌,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拓展] 各朝對朝儀都有嚴格的規定和等級區別。一般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泛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69.古代諸侯會定期朝見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見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為“朝”。(√)
70.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置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拓展] 長揖,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拱,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71.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拓展] 頓首,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
72.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荊軻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為餞行和送別。(√)
73.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着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
74.膜拜,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后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
75.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
76.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純色全體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所以這類犧牲稱為“牢”。(√)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豬)三牲全備為“太牢”。諸侯、卿、大夫祭祀宗廟時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稱為“少牢”。
77.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獨居,以示虔誠。這些活動叫“齋戒”。齋戒時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
78.紈絝子弟代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因為紈是一種細而有光澤的絹帛;絝是套褲,是套在最外面禦寒的。窮人一般穿不起絝,而富貴人家子弟不僅穿紈,還講究“紈絝”。(√)
79.古人稱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為“歸寧”,也指男子歸省父母。(√)
8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二)節日習俗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81.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又稱元日、新春、新正等。春節習俗是慶賀過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拓展]
(1)古時候,人們把穀物的成長周期稱為“年”。民間一般從上年的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到來年的正月十五都稱為“春節”。
(2)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82.元宵節,古稱上元節、燈節。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國由來已久的習俗。元宵節的習俗還有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燈、迎紫姑、走百病等。(√)
[拓展]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唐寅《元宵》)
83.(2017·全國卷Ⅲ)上元是我國傳統節日,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春節后第一個重要節日。(√)
84.清明節,據傳為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仿效。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拓展]
(1)寒食,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2)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
85.端午節,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拓展]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86.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
[拓展]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87.中秋節,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拓展]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中秋月》)
88.重陽節,《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
[拓展]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9.二十四節氣中排第一的是立春,排最後的是除夕。(× )
四、天文地理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90.古人以天為干,以地為支。天干常用來表示次序,地支可用來表示時間。把天干地支依次組合,配成六十對,稱為“六十甲子”。(√)
[拓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了古代紀年法。
91.陰曆每月十五日稱“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後的幾天,這時候,月亮看起來很圓。陰曆每月初一稱“朔”,每月最後一天稱“晦”。(√)
[拓展]既望,有時專指陰曆十六日。蘇軾《赤壁賦》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晦朔,莊子《逍遙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說生命極短的朝菌不知道陰曆三十到初一的時間變化。
92.古人以夜半為中心,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時)為三更,前後各有兩更。現在常說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時,即11點至1點。(√)
93.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94.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於公曆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95.東曦,古代神話中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着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
96.雲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97.“江河”專指長江、黃河。“江東”指長江下游以東的地區,又稱“江左”。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江表,長江以南地區。如《赤壁之戰》“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98.山東,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大多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
99.關東,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關西,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關中,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關內,山海關以西或嘉峪關以東一帶地區;關外,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或居庸關以北一帶地區。(√)
100.“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帶,有時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稱,而統稱“百粵”,也叫“百越”。(√)
101.“九州”“海內”都是我國古代的舊稱。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海,因此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102.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03.“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區別於邊疆地區的說法。狹義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區;廣義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
[拓展] 陸遊《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當時淪陷於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區。
104.(2016·全國卷Ⅰ)契丹是古國名,後來改國號為遼,先後與五代和北宋並立,與中原常發生爭端。(√)
105.“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長城以北,即今內蒙古、甘肅和寧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長城以北一帶。(√)
106.“陽關”,一般指西漢所置,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的陽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
[拓展]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陽關”即指此。俗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中的“陽關”也指此。
107.“姑蘇”是江蘇蘇州的別稱,因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唐代詩人張繼有《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蘇城即蘇州。(√)
108.“長安”是我國古都之一,漢高帝五年置縣,七年定都。漢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圍二十五公里。唐末遷都洛陽后,在長安舊城北部改築新城,即今西安城。(√)
109.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隋唐以後簡稱“輔”。三秦,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三都,東漢的三都指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東都洛陽、北都晉陽和京都長安。兩都,漢代指長安、洛陽,又叫“兩京”。(√)
110.(2016·全國卷Ⅲ)歷史上的“兩京”有多種所指,文中則指明代永樂年間遷都以後的南北兩處京城。(√)
111.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詩,題目中的“廣陵”指的是南京。(×)
五、教育科舉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12.“科舉”即分科考試以取仕。始於隋唐,止於清光緒三十一年。實行分級考試,有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113.“舉人”在科舉時代是指應舉之人,是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一類考生,是沒有學歷的人。(×)
[拓展] 在唐代“舉人”是指沒有學歷的人。明清以秀才、舉人、進士表示三級科舉身份。明清時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參加鄉試取中的第一名舉人稱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殿試第一名為“狀元”,合稱“三元”。
114.中國古代歷代各級官府都會直接舉辦和管理學校,稱為“官學”。由政府提供“廩膳”,選派教師,指定教材,監選生員。(√)
[拓展]“官學”與“私學”相對,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其中朝廷直接舉辦和管轄的屬中央官學,如唐代的國子學、大學、四門學、弘文館、崇文館,元明清的太學、國子監等。
115.在中國古代,學校都稱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識,為國家培養人才。(×)
[拓展]“庠”的主要功能是養育、培養,“序”的主要功能是學習“射”這門技藝,“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識。
11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機關稱為“國子監”,同時又是國家最高學府。(√)
117.我國古代藏書、校書、講學的地方稱為“書院”,主要是校勘經典、辨明典章、收羅人才。(√)
[拓展] 書院始於唐代,宋代書院大興。以白鹿洞、石鼓、應天府、嶽麓四大書院最為著名。
118.中國科舉時代,學校里的幼童稱為“童生”。(×)
[拓展] 明清科舉考試,凡考試未合格,沒被稱為秀才以前,無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又稱文童、儒童。
119.優秀的人才稱為“秀才”,俗稱“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稱。(×)
[拓展]“秀才”原為優秀的人才,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廢;宋代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稱府州縣學生為秀才。
120.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泛稱貢士,唐以後亦稱科舉制度為貢舉。(√)
[拓展] 清代科舉中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其第一名稱會元。貢士均需參加殿試,殿試后根據成績排名,由皇帝賜予進士出身。
121.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
122.(2015·全國卷Ⅰ)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
123.明清時期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鄉試,稱為“大比”。鄉試是科舉考試的開端,所以稱為大比。鄉試之年稱為大比之年。(√)
[拓展]“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舉考試。
124.明清時期在省城,每三年舉行一次鄉試,因於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秋試、秋闈,考中者為舉人。舉人參加的科舉考試為會試,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舉行,也叫春試、春闈,因其由禮部主辦,又稱為禮闈。(√)
125.科舉時代最高一級的科舉考試,因在皇宮內大殿上舉行而被稱為“殿試”,亦稱廷試。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
126.(2017·全國卷Ⅲ)狀元是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種稱號,指在最高級別的殿試中獲得第一名的人。(√)
六、生活文化
(一)服飾、器物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27.冠冕是貴族男子的頭衣,平民男性的頭髮則以頭巾為主,貴族則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綸巾等。(√)
[拓展] 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在親人和鄉賢的祝福下,將頭髮梳起來,並帶上冠固定頭髮,從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滿二十稱為“弱冠”。
128.笄,是簪的古稱。將頭髮梳起來,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歲則被稱作“及笄”。(√)
129.古代將上下身分為兩件的衣服總稱“衣裳”,這裏的“衣”和“裳”是兩個詞,“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拓展] 女子服飾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襖”,以襖掩裙,襖可長可短,在明代最為常見。
130.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線編織的粗衣,不但重,無光華,而且不暖。對地位低下的人來說,則為平時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標誌。(√)
131.袖,又稱“袂”,古語“聯袂”就是連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拓展]“聯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揮袂”則是揮手的意思。由此可見,古代常常用“袂”來代指手。
132.黔首,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即本業為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為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133.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拓展] 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貧賤之交。
134.青衫,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黑色。後人也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凄切。(√)
135.“笏”又稱“笏板”,當紙張還沒有發明的時候,文字都記錄在上面,上朝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拓展]縉紳,插笏於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士大夫。
136.“席”是跪坐時用的墊子。這是由於最初中國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時候,比較莊重的坐姿是跪坐。(√)
(二)飲食、灶具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37.“觥”是古代一種橢圓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側面有提梁;“籌”本來是竹片或木片,用來計數,華麗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貴材料製作。後來指在喝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
138.“鼎”用於煮肉和盛肉。鼎有圓形三足和方形四足兩種,現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數司母戊鼎。青銅鼎非常貴重,非大貴族不能使用。(√)
139.“簞”是一種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來盛飯。(√)
[拓展] 語出《論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稱讚顏回安貧樂道,只能吃一竹筐飯,喝一瓢水,卻仍然能自得其樂。
(三)交通出行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40.在中國周代,馬車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據馬的數量,可以對車有不同的稱呼:駢就是兩匹馬拉車,驂就是三匹馬拉車,駟就是四匹馬拉車。(√)
[拓展] 據說“天子駕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馬拉的車子。由於四馬拉車最為常見,所以用“駟”來代指馬車。“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表示說出口的話,即使是駕着四匹馬拉的車子也無法追回來。
141.古代的轎子叫肩輿或腰輿,其區別是肩輿上肩抬,而腰輿抬在腰間。最早叫“輦”,本來是人推的車,後來成為專用的車或者轎子。(√)
[拓展] 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別國的王孫公主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可見當時的輦還不是皇帝專用。
142.“軾”是指馬車前部欄杆上的一塊橫木,“轍”是指車在泥土路上碾過的痕迹。(√)
143.最初的田獵是一種非常嚴肅的軍事和祭祀活動,後來田獵的制度消失,對貴族們來說,打獵成了休閑活動。(√)
(四)古代刑罰
判斷下列相關內容的解說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
144.刺配:臉上刺了字,發放送往遠地充軍。刺,即黥刑,在罪犯額面或肌膚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顏色;配,發往遠地充軍。(√)
[拓展] 黥刑又稱墨刑,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漢以前,墨刑主要施於犯人面、額之上,適用於較輕的罪犯;以後,墨刑間或有之,主要用於逃奴、竊盜和輔助刑。
145.刖刑,又稱剕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的酷刑。(√)
[拓展] 從臏刑演變而來。臏刑是去掉犯人的膝蓋骨,犯人受臏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斷足后,裝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刑輕於臏刑。
146.笞刑,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打十至五十下。杖刑,用大荊條、大竹板或棍棒抽擊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打五十至一百下。(√)
147.戮刑,戮有羞辱和恥辱之意。戮刑視為奇恥大辱。戮分為生戮和死戮。生戮即先將犯人示眾,然後再殺死;死戮是先將人殺死,然後再陳屍示眾。(√)
148.宮刑又稱腐刑,是僅次於死刑之刑。因犯人閹割后畏風須暖,要在蓄火如蠶室之宮刑獄中將養百日,所以宮刑也叫作隱宮、下蠶室。(√)
149.炮烙:下面點火把銅器燒熱,讓人赤腳在上面走,使人掉進火中燒燙而死。湯鑊: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鑊,用滾湯將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製成肉醬。(√)
150.車裂即五馬分屍,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着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凌遲,即民間所說的“千刀萬剮”,處死人時將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種肢解的刑罰,即包含身體四肢的切割、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