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_武漢大學:崇尚學術,追求卓越 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

  交流學術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展現人才風采、創新考核方式……學術成果年6月6日至7日,武漢大學舉辦首屆“追求卓越”學術交流大會,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100餘位專家學者帶來一場學術與思想的跨學科饕餮盛宴,在校內外引起較大反響。這場以發展性評價為核心的學術交流大會既是武漢大學在矢志一流、追求卓越過程中一個縮影,更是預示了新時期學校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新方向。

  堅持學術為本,矢志追求卓越

  大學是學術共同體,也是人才聚集地。學術與人才,相互依存,互相促進。長期以來,武漢大學將學術作為立校之本,人才作為強校之基,建設“更加崇尚學術、更加追求卓越、更加關愛學生、更加擔當有為”的大學。舉辦學術交流大會,就是要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推動人才將追求學術理念、學術標準、學術成就上的卓越作為價值追求,而不是簡單的以人才稱號論英雄。

  破除“五唯”,科學設置評價標準。破除“五唯”的核心是要打破一切束縛人才評價機制的條條框框,讓人才評價回歸學術評價本身。學術交流大會以學術報告的形式,邀請各類人才分享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學術進展,闡述面臨的主要難點、瓶頸及破解思路,以及工作計劃、預期成果等。相應領域的評議專家堅持一流學術標準,真正從學術水平、學術能力、創新價值、發展潛力和社會貢獻來衡量,而不再是“一刀切”的“數篇數”“看帽子”“記工分”,遏制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鼓勵持續研究和長期積累,強化了實實在在的業績導向和實際貢獻。

  百家爭鳴,各類人才同場競技。“追求卓越”學術交流大會不是人才稱號獲得者的專項評估會,而是各類人才同場競技的開放式舞台。各類人才可採取個人報名、學院推薦等方式報名,通過學術交流碰撞學術思想,推進學科交叉和學術發展,提高學者學術品位和學術視野;通過學術交流發現學術能力突出的優秀學者,並結合實際予以持續培養與支持;通過學術交流展示業績成果的取得過程,給予更多青年人才啟發與指導,強化高層次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

  因才施策,健全個性化扶持機制。學術交流大會尊重人才成長規律,注重過程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將人才成長全過程納入評價範圍,並及時反饋對人才職業發展的指導和建議,在評價過程中發現人才和支持人才。根據評委專家的反饋情況,學校對具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才,給予轉入固定教職、科研經費、安家費、研究生招生指標等個性化支持和超前培養,支持潛力人才早日成長為學科帶頭人;對於專家學者公認高水平且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學校在下一個聘期繼續給予傾斜性和周期性支持,配強優質團隊、集中優勢資源,支持他們發揮關鍵作用,早日成長為引領學科進步和學校發展的戰略人才和領軍人才。

  堅持黨管人才,健全評價體系

  學術交流大會只是武漢大學在探索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進程中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在此之前,學校已經在思政把關、崗位聘用、人才引進、職稱評審、聘期考核等人才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先行先試,質量優先、競爭擇優的一流標準和共識深入人心,激發了人才發展的內生動力。

  黨管人才,強化政治和師德考評。新時代的高校人才首先在政治上必須過硬,對黨忠誠,聽黨指揮;在師德師風上必須過硬,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教育教學上必須過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此,學校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將政治素質首要條件、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到人才考核評價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建立“院系黨委-職能部門-組織部門-學校黨委”四級把關程序,充分運用組織審核、專家評判、群眾評價等途徑,加強對人才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意識形態、學術觀點、廉潔自律、現實表現等的全面把關和考評。依託單位教學指導委員會,綜合使用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督導評價以及日常教學管理考核等多種評價方式和手段,多維度考評人才教學實績和育人成效。

  優化定位,完善學術治理結構。院系、學部、學校三級評審機制是提升人才隊伍建設質量的有效制度保障。學校於2017年開始,優化三級評審組織功能定位,建立以學部為主導、競爭擇優的評價模式,形成院系、學部、學校共同發揮效應的學術共同體,打破學科、院系內部封閉循環模式,強化外部學術認同與學術競爭。在新的制度框架下,促使學者要保持更強的進取精神,學科要更加堅持對標一流標準,院系務必要更加註重高質量的人才引育,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

  注重差異,細化分類評價體系。“術業有專攻”。學校在教師選聘、職稱評審中,注重精準匹配、動態分類,根據不同崗位類型、學科領域特點和候選人實際情況,靈活組建相關領域的評審組織,切實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設置學科差異性交流環節和候選人介紹環節,強化專家相互學習與溝通反饋機制,答辯前組織相關學科代表就候選人學科特點、業績成果的不同表現形式、候選人在領域內潛力和影響力等向評委專家進行介紹,並預留環節和時間讓評委充分交流學科特點和評價的重點,在評審指標控制和尺度把握等方面達成基本共識,盡量減少學科差異帶來的評審誤差影響,進一步提升評價精準性。

  同行評價,健全專業化評價體系。學校大力推進小同行評價,依靠小同行評價人才的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學術價值和學術品味、科學家精神和創新能力,多維度多方位衡量是否在同領域同年齡段學者前列。在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傑出青年學者、優秀青年學者的評審中,先邀請至少7位以上的校外同行專家進行通訊評審,着眼於申請人的學術水平、學術影響力、學術潛力、擬研究項目與工作計劃可行性;再組織校內外同行專家進行會議評審,其中校外專家比例不低於50%,大力提升了評審質量和評審結果的可靠性。學校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評價體系,在學部層面單獨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人力資源專家組,邀請學校黨委有關負責同志、思政課教學科研部門負責人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學科專家,將承擔思政課教學基本情況以及教學實效作為首要考查條件和必要條件,進一步提升評價的專業性。生命科學學院积極探索高層次人才考核評價機制,邀請多位院士等國內外頂尖專家,為學院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現場“把脈”,並提出個性化的反饋意見,激發人才潛能和價值。

  以人為本,暢通人才評價渠道。實施以代表性突出成果突破學歷、資歷等條件限制的舉措,一批青年優秀人才以及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特色人才從激烈的學部競爭中脫穎而出。他們中有專註於各自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人才,取得了同行高度認可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專職從事應用研究與推廣的社會服務型人才,他們在解決卡脖子技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一系列國際國內授權發明專利。2018年,學校在獨立於各學部之外為教學專長型崗位單獨評審、單列指標,重點評價教學實績和育人成效,使專心教書育人的教師受尊重、能發展、有未來。

  強化使命責任,完善生態環境

  優秀人才是引領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武漢大學在發現人才、評價人才的基礎上致力於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努力創造有利於激發人才活力的制度環境和學術生態,讓人才創新有動力、爬坡有支撐、拼搏有價值,以高水平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

  強化責任,引導人才服務國家戰略。武漢大學以謀求人類福祉、推動社會進步、實現國家富強為己任,要求各類人才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和自主創新、自立自強的責任。學校將人才應承擔的使命責任落實到人才的崗位職責中,寫入與人才簽訂的崗位合同中。目標任務和考核評價不再設立論文、項目、獲獎等量化指標和硬性指標,而是更加側重人才培養,更加強調擔當作為。明確要求高層次人才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每學年必須講授一門本科生課程;明確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原創性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有重要影響的標誌性成果。

  營造環境,優化良好的人才生態。人才能否落地生根,能否釋放和激發活力,體制機制改革能否順利落實,關鍵在環境,核心在文化。武漢大學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才生態建設,讓人才有歸屬認同、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健全黨委聯繫專家制度,不定期舉行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校領導深入走訪人才實驗室,關心並解決人才的困難和問題;在全國高校率先高規格舉辦引進人才入職儀式和“追求卓越”學術交流大會等,增強人才的莊重感、榮譽感和儀式感。

  2020年,是武漢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的第四個年頭。四年來,學校搶抓高等教育發展的機遇期,深入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以高層次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為契機,在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引領高質量上主動發力,將黨管人才的制度優勢轉換為人才強校的治理效能,為“十四五”計劃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教育部)崇尚學術,追求卓越 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