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註冊測速網址_放假不放鬆計劃要加減

  案例:明明從來不喜歡訂計劃,覺得制訂的計劃也沒時間執行。當問到這個寒假的安排時,他說:“複習唄!把該做的都做了就行。”然而對於哪些事情該做,他只能說出大概。在家長看來,明明每天都在“隨機複習”,趕上什麼複習什麼,缺乏規劃。這直接導致他有時熬夜到很晚,有時又清閑得可以玩遊戲。家長很想督促他合理安排學習和作息,但明明卻認為沒有必要。

  分析:隨性複習,缺乏規劃,生活規律感弱對考生的複習和身體都有不良影響。時間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有限;任務多,無論如何規劃都很難完成。這些感受影響了考生的規劃意識。正因此,才更應合理規劃。

  支招:考生可先全面分析自身現狀,對各學科的狀態進行細緻梳理。除了要看目前的分數,還要看自身的實力和潛力。在對自己有最基本的了解后,考生和家長可拿出一張白紙,梳理在寒假階段自己想做的事情,並盡可能詳細地羅列出來,如數學補習課、英語作文練習、語文背誦篇目、保證充足睡眠、追劇、看小說、運動、過年等。這些事情雖然都是考生想做的,但不一定都要出現在寒假計劃中。時間是有限的,不妨從“合理利用稀缺資源”的角度思考寒假計劃。在資源有限而目標、追求無限的前提下,考生要區分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需要的。“想要”和“需要”雖然一字之差,但意義卻大不相同。“需要”是用來滿足基本生活的,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才可以考慮滿足那些非必需的“想要”去做的事情。如在假期中,複習備考、充足睡眠、運動是考生“需要”做的事情,而遊戲、追劇、看小說可能屬於“想要”的範疇。對所羅列的事項進行分類篩選后,考生可以將自己認為最應該完成的“需要”加入寒假計劃中。如果時間有剩餘,可以適當加入“想要”之事。

  案例:小峰的假期計劃已被安排得滿滿噹噹。語數英都報了課外線上補習班,每天的網課就佔據了大量的時間。此外,他的計劃表中還有很多基礎知識補漏工作需要落實。小峰感覺寒假中的自己應該會像陀螺一樣連軸轉。平日上學時,上下學路上還能稍稍放鬆,現在居家上網課,連點休閑時間都沒有了。想到這個寒假,小峰就覺得很絕望,什麼都不想做,只想玩遊戲。

  分析:小峰的困惑很普遍,當目標太多,需要完成的任務繁雜時,確實很容易陷入一種焦慮的狀態,可能帶來兩種截然相反的反應:放棄和緊張。案例中的小峰就屬於第一種,當發現自己要上的課太多,要補的知識點太雜,要寫的練習冊和卷子太多時,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這樣的焦慮並沒有激勵他上進,反而引發了他的消極抵抗,使他陷入“債多了不愁”的懶散狀態。

  支招:在把“需要”事項都加入寒假計劃表中后,家長還要幫考生評估計劃的可行性。通過自己對考生的了解幫助其充分理解這份計劃。如會不會覺得任務太多?壓力較大?有沒有千頭萬緒的雜亂感?是否感覺到動力十足?如果考生出現了和小峰類似的狀態,就需要對寒假計劃“做減法”。

  考生不需要把生活塞得太滿,在學習的路上有時候“慢”反而是“快”,不要貪求進度,更不能表面追求計劃完成度。除了關注應做事項,家長還應關注考生的內在感受。貪多有時候效果並不好。適當取消一些輔導課,減少每天的任務量,或每周給自己劃定一段徹底休息的時間都是可行的方法。

  寒假已開啟,疫情防控不能松。一些高三生和家長不免擔心:這個以居家自主複習為主的寒假,能成為備考路上的“加油站”嗎?寒假作為全年備考中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休整期,考生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呢?

  案例:進入高三后,林靜覺得假期的氣氛很沉悶。吃完晚飯,家裡靜得彷彿掉一根針的聲音都能聽到。爸媽為了她不再看電視,各自抱着手機看視頻,上網聊天。林靜覺得父母對周圍的新事物毫不關心,生活也總是一成不變。她總覺得自己是家裡唯一一個在學習的人,特別無聊沒意思。

  分析:家庭氛圍對考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備考階段,營造积極向上、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圍可以激勵考生奮進不鬆懈。

  支招:在考生制訂複習計劃后,家長可以制訂一份自己的假期打卡計劃,如讀書計劃、運動計劃、家務計劃、“不玩手機”計劃等,通過自己的堅持和自律帶動考生。制訂這份計劃前,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對家長的建議,對這份計劃的期待等,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參与度。也可以邀請孩子當監督人,監督家長完成計劃。行動遠比勸說和督促更有力量。(北京市東直門中學教師/張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