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線路登陸_看學校定薪資唯學歷論難消



     招聘季強勢來襲,22日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再上演本科生專場。在招聘會上,深圳威富集團在展位前展示薪資標準時,將應屆生就讀的院校分為普通、重點、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清華北大电子科大等5個梯度,以本科生為例,普通院校畢業生起薪為5000元,之後每一級別增加1000元,給清華北大的本科生開出9000元月薪,研究生每一個級別相差2000元底薪,這被不少大學生吐槽“歧視”太嚴重。

反對,英雄不該論出身

畢業的院校不同,給予的薪水也不同,高低相差很大,這種“唯學歷”的做法讓人失望。誠然,薪水明碼標價,顯得光明磊落,但這種差別化做法,最不利的恰恰是企業自己。

從嚴格意義上說,薪資按學校等級標價,並不是“非211不錄用”,不應界定為就業歧視,但對於應聘者來說,卻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歧視”。從學歷的角度看,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各方面應該比其它院校畢業的學生能力要強,但對於企業招到的員工來說,卻未必。極有可能清華的畢業生遠不如一個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畢竟以前比拼的是學習能力,而參加工作之後,比拼的是工作能力。現在還沒有對員工徹底了解的情形下,就按學校等級給員工劃分了薪資等級,這是在打擊員工的积極性。本來,不管是什麼院校畢業的,大家都是新員工,在薪水上應該是一樣的。如有不同,也應該是因為崗位不同,現在卻是按學校等級給予不同的薪資,這種做法既荒唐又可笑。

薪資按學校等級標價是“唯學歷論”的典型。“唯學歷論”的做法在以前很普遍,有些企業就看重本科出身,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畢業的不要,哪怕是已經取得了博生文憑。這種“出身情結”讓許多人為之落淚。在早年的北京大學,蔡元培掌校時,聘請24歲中學畢業的梁漱溟任北大印度哲學講席,聘任26歲中學肄業的劉半農為北大教授。蔡元培能夠做到不“唯學歷”,可我們的企業卻做不到,不知道會不會慚愧。

學歷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這並不代表着就能夠勝任工作。作為企業,看重員工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以前的學習能力。企業早應該拋棄“唯學歷”,應該變成“看能力”給予相應的薪資。

我們誰都知道“唯學歷”是不對的,但企業在實際操作中,總是以拿學歷來衡量員工。這種根深蒂固的陋習何時才能真正消除?

挖學信息平台             挖學網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