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代理官網_答謝中書書描繪了什麼之美 作者是誰
《答謝中書書》景物特點:1、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2、繽紛的色彩美。3、晨昏變化之美。三種美交替出現,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畫軸。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堪稱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南朝梁時文學家陶弘景,這篇文章寫於陶弘景晚年時期,是作者寄給謝徽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並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微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全文結構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於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白話文釋義:山川的美麗,自古以來都是人們共同欣賞讚嘆的啊!山峰聳入雲端,溪流清澈見底。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薄霧將要消散,猿猴、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置身於這種奇麗的景色了。,陶弘景為江東名門,祖陶隆,南朝宋隨孝武帝征戰有功,封晉安侯。父陶貞寶,官至江夏孝昌相。弘景自九歲開始讀《禮記》《尚書》《易經》《論語》等儒家經典。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生之志”。擅長寫作,十五歲作〈尋山志〉,表達傾慕隱逸生活。,《答謝中書書》一詩描寫的是句曲山的景色。句曲山也就是今天的茅山,位於江蘇省西南部。詩人晚年隱居於句曲山,寄情山水。《答謝中書書》通過描繪山川的自然美,表現了詩人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微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全文結構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於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