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站手機客戶端_朱自清寫作特點是什麼 朱自清的代表作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華,號實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后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朱自清的詩文集代表作:《雪朝》、《蹤跡》、《背影》、《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國文教學》、《經典常談》、《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語文拾零》、《論雅俗共賞》、《朱自清文集》、《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朱自清序跋書評集》。,1916年中學畢業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為“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與恭弘=叶 恭弘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次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1924年,詩文集《蹤跡》出版。,明麗而奇異的想象:朱自清的想象豐富且具有創造性,常常在文中展開繁複華麗的想象,使景物得以從具體的形象中升華。,細膩的描寫手法:他擅長運用細膩的筆觸和大量的比喻,對景物進行精雕細刻的描繪,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樸實純正的語言風格:朱自清的散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為基礎,追求“用筆如舌”,即用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使得文章讀起來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1916年中學畢業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為“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與恭弘=叶 恭弘聖陶等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次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1924年,詩文集《蹤跡》出版。